(轉載自SciScape)[說明] [2006/3/2 上午 11:30:21]

土壤中戀臭假單胞菌可將造成環境污染的保麗龍轉變成生物分解性塑膠材料
© sciam

科學家發現土壤中戀臭假單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可將造成環境污染的保麗龍(Styrofoam)轉變
成生物分解性塑膠材料(biodegradable plastic)。

保麗龍(Styrofoam)是從一種石油提煉物聚苯乙烯(polystyrene)發泡加熱製成的,過去曾廣泛地拿來
當作免洗餐具使用。由於保麗龍廢棄物在自然環境中很難分解,燃燒也會產生致癌的廢氣,因此保麗龍造成
非常嚴重的環境污染。

為了解決這種頭痛的環保問題,愛爾蘭生物學家Kevin O’Connor與他的同事,利用熱裂解(pyrolysis)
法先將聚苯乙烯在無氧的狀態下,以攝氏520℃高熱處理成”化學性雞尾酒”---苯乙烯油(styrene oil)
,再將這種”雞尾酒”餵食戀臭假單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赫然發現細菌能夠順利繁殖在這種”
雞尾酒”中,並且會把其中的苯乙烯(styrene)轉變成生物分解性塑膠材料,如聚羥基羧酸酯(PHA; poly
hydroxyalkanoates)等。

目前,PHA已被廣泛使用在醫療和廚房等拋棄式免洗用具中,它不但可以加熱燃燒,而且也可以在自然環境中
被分解掉,並不會造成環境污染。這或許對每年產生上百萬噸聚苯乙烯廢棄物的美國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
大部分的苯乙烯廢棄物都拿來當作土地填充,只有1%拿來回收利用,因此這項發現可以幫助美國大幅改善石
油化學廢棄物回收的問題。

原始論文:將發表在4月份的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velf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